
項目(一) |
水資源宣導暨聖誕週系列活動 |
|||
週一 |
週二 |
週三 |
週四 |
週五 |
晨間08:00-08:40 |
晨間08:00-08:40 |
半天 08:00-13:00 |
晨間08:00-08:40 |
晨間08:00-08:40 |
溫馨聖誕—聖誕歌曲教唱 |
繽紛聖誕— 藝品DIY及布置 |
歡樂聖誕— 成果發表、歌謠競賽、義賣活動、水資源宣導 |
珍愛聖誕— 聖誕節影片 欣賞 |
閃耀聖誕— 閱讀闖關 |
視聽教室 |
中庭花圃 各班教室 走廊 |
教室 視聽教室 |
視聽教室 |
各班教室 視聽教室 |
英語教師 |
總務處 |
學務處 |
訓輔組 |
教務處 |
備註 |
|
項目(二) |
親子歌謠競賽暨教學成果展 |
||
活動細項 |
親子傳統歌謠競賽 |
教學成果展 |
|
活動說明 |
|
【含水資源影片欣賞】 |
|
活動對象 |
本校學生(含幼兒園)與親友數名 |
幼兒園大小班 國小部1-6年級 |
|
活動細則規劃 |
成員 |
每組2-6人(其中本校學生至少需1名參與)(亦可接受師生組隊) |
全體 |
時間 |
每組最少4分鐘(不足斟酌扣分) |
依報名表調整 |
|
歌曲 |
以原住民傳統歌謠為主(不可國語翻唱);指定曲請參閱附件。 |
依指導老師(導師)安排 |
|
伴奏 |
以清唱為主,自備樂器、樂曲與播放設備;亦可搭配舞蹈動作、對話設計。 |
請自備音樂 |
|
評分標準 |
(1) 演唱技巧(含音色、音準):40% (2) 咬字、發音:30% (3) 臺風、儀態:20% (4) 創意安排:10% |
|
|
附則 |
以家庭親子為參賽組合,家人成員不設限。可重複跨組參賽,但以2組為限。 |
|
|
獎勵 |
擇優前三名、佳作一組核發獎金, 餘頒發參加獎。 |
|
|
報名期限 |
105年12月7日(三)起14日(三)止報名表詳見附件(一) |
表演曲目與介紹請填寫附件(二) |
|
活動場地 |
本校視聽教室 |
||
活動流程 |
請參見附件流程表 |
附件(a)親子傳統歌謠演唱【指定曲】
說明 |
|
|
曲目(一) |
布農族歌謠 / pais ka lapaku【從現在起】 |
|
歌詞 |
族語 |
中文詞譯 |
pais ka laupaku o e e |
從現在開始 |
|
mal ma na nu o e e |
努力不懈 |
|
lis ka ta ma o e e |
仰望天父 |
|
ma dai daz tais an o e e |
彼此相愛 |
|
曲目(二) |
拉阿魯哇族歌謠 /'ukui 【羊,你在哪裡】 |
|
歌詞 |
族語 |
中文詞譯 |
ramuru ’ukui ramuru ’ukui |
小羊 小羊 |
|
paninau ihlau |
你在哪裡 |
|
maanani maanani |
在這裡 在這裡 |
|
me me me me me |
咩 咩 咩 咩 咩 |
【自選曲】說明:
- 不限族群別,選擇包含祭典歌謠、童謠、生活歌謠或現代創作歌曲,但演唱時需要以「族語發音」為主。
- 歌曲長度、數量不限,曲目編排自由,但與「指定歌曲」時間合計,至少需要滿4分鐘,不足時間斟酌扣分。
十二月是傳遞溫暖的月份,而「活出愛」則是傳遞溫暖最好的行動,小至家庭成員彼此展現愛的互動,大至關懷社區的永續經營。而本校的治校精神就是「興中有愛,愛在興中」,推展「沉浸式族語計畫」就是希望藉由祖孫的親子互動,更有落實語文扎根的機會;辦理「部落踏查,珍愛水源」的宣導活動,就是希望學生從小就能關懷部落,珍惜大地的資源。「為愛而生」是聖誕節的中心思想,更是推展「為愛行動」的最佳時機。
臺灣的河川受降水時空分布不均影響,河川流量變化大,夏季為豐水期,河水滾滾,冬季為枯水期,河床乾枯,只剩涓涓細流。特別本校緊鄰荖濃溪,通學需要橫跨「索阿紀吊橋」,在秋冬從橋上遠眺,即可望見白茫茫的芒花世界。景色蕭瑟動人,但卻也提醒我們重視水資源的保護與利用。特別本校11月辦理戶外教學參訪,安排低年級參觀「台灣自來水公司第七管理處澄清湖高級淨水廠」,了解原水經過污水處理過程變成乾淨可用水的歷程。因此希望透過聖誕週系列活動—水資源宣導課程推廣全校了解水資源的利用與循環,讓家長與學童更能珍惜水資源,重視節能減碳。
本校附設幼兒園推動「沉浸式族語計畫」今年已經進入第三年,重視文化從小扎根,延展家庭社區文化學習,推展績效有目共睹。不僅榮獲「104年度全國沉浸式族語」績優幼兒園獎、績優族語教保員獎、績優教保員獎、績優親子共學家庭獎以及最佳優族語寶寶獎等多項大獎。更難能可貴的是,本校以《Uakikirimi.探尋-高中部落的「寶貝」》參加105年度全國教學卓越獎的競賽,一路過關斬將勇奪「金質獎」的殊榮。計畫內函包含辦理親職教育,藉由連結多元的文化課程,手工藝品製作、美食體驗以及族語歌謠教唱,都獲得良好的回應。不僅能以下到上的方式將文化帶入家庭教育中,更是誘發家長認同學校教育,進而願意達成母語生活化、家庭化的目標。尤其在忙碌的競爭時代,父母親經常外出工作,延伸許多單親、隔代教養的問題,故此,家庭教育係「協助個人與家庭學習有關人類成長、發展與生命週期的各種行為,其學習經驗提供發展個人當前與未來家庭生活角色的潛力,以期達成強化及提升個人與家庭的福祉的終極目標。」但原住民的家庭教育不應侷限一般的視野,更要強調是「傳承民族文化」的搖籃。故此,如何創造多元的教庭教育並落實在學校的教育體系中,亦是現今教育不可缺的一環。「親職教育」當中的「職」,除了家庭「角色的分工」外,更強調「功能的創造」,由此觀知,文化的傳承與創發亦是民住民家庭教育重要的面向。尤其過去傳統文化的傳遞是在生活的互動中,在沒有文字的情況下,「歌謠傳唱」內含了教育的功能。學校若能提供這樣的場域與機會,透過家長與親子的攜手合作,可讓孩子了解自己的文化,尋找族群的生命力,並產生自我接納、自我認同,進而建立自信的能量;過程中對於文化的傳承發揚,親子情感聯繫、強化,影響深遠、貢獻極大。
本校本位課程中心指標「舞出生命的奇蹟」就是希望藉由歌舞劇的概念統整傳統片段的歌謠、舞蹈、族語課程的學習;因此課程發展更加強調統整式、情境式的學習機會。歌唱是上天給予原住民最美的禮物,透過族群歌謠的傳唱,不但可以多元的瞭解族群傳統的生活型態、祭典、民俗等內涵,更能從長輩教學傳唱中體會族人的生活智慧,無形之中,提昇族群的內化概念及民族的自信心。「自信」是人類能力之源,而發揮個人或族群所長,則是建立自信,族群永續經營與發展的方案,更是原住民教育的重要方針。當家長成為典範,攜手幼童一起深根文化,就是在自信中建立自主學習的經驗,然後更加認同自身的文化、關懷土地的情懷,進而願將將上天賜給我們美好的文化一代一代的傳承下去。
親愛的家長您好:
透過繪本我們的樹,老師與寶貝討論大自然中樹與人的關係,以及大家如何分工佈置一棵聖誕樹,以及繪本一個不能沒有禮物的日子與孩子討論,怎麼樣的禮物才是最棒的呢?聖誕節是為了要拿到禮物嗎?還是有更多的意義?希望寶貝了解聖誕節是一個愛與感恩的時刻。另外,寶貝們利用各種素材創作出聖誕老人、小天使及麋鹿,藉由這些美勞創作活動,讓寶貝培養小肌肉動作的發展及耐心、專注力。下週將要來製作寶貝們期待的雪人,還有更多有趣的聖誕節故事等著大黑熊寶貝唷!
【愛的叮嚀】
- 12/21(三)學校將會舉辦聖誕節暨親子歌謠競賽活動,邀請家長和我們共襄盛舉,大黑熊寶貝會與小白兔寶貝表演律動,以及布農族、拉阿魯哇族童謠,歡迎各位家長蒞臨為寶貝們加油。
- 本週發回盥洗用具與棉被,清洗的動作;若牙刷有壞掉,請作更換,謝謝。
- 下週說故事小勇士暫停一次,延到12/28由妤喬準備一本故事說給大家聽唷!。
['aru̶mu̶ 穿山甲
從這週開始,小編都會來粉絲專頁po文,教教大家拉阿魯哇族的單詞或者生活用語,也能跟各位朋友有許多互動哦
